关于我们 ABOUT US

关于我们

输血器功能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2-11-05     445

  一种建立血液与静脉之间通路的输液器械,由插瓶针、进气针或进气孔(可不带,含空气过滤装置)、针头护帽、Y型三通管路(可不带,管路上的软管还有止流夹)、滴管(滴管内含血滤网)、管路、加药口(可不带)、流量调节器、注射件(可不带)、7号(23G)以上的静脉针或注射针(可不带)组成。
  1.使用注意事项
  (1)输血前应严格查对制度:两人或两人以上核对,包括床号、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姓名、血型、血量、血号、交叉配血的试验结果、血液的种类,核对采血的日期、有效期、血液的质量。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都要核对,操作完之后要签核对者的名字。取回的血液在常温下需放置半小时,防止血液过凉引起不良反应。
  (2)输血过程中要输血前要将输血原因、输血风险、输血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及家属,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输血进程中及输血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
  (3)输血中严格无菌操作,确保用合适的输血器输血,不要剧烈震荡血袋,输血前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控制输血速度,输血开始15分钟要慢,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可根据病情需要、年龄及血液成分调节滴速。血小板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所以,从血库取来的血小板应尽早以患者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以达到止血效果。输血应在5小时内结束,并确保连续滴注,如果输注超过5小时,血液废弃不用。
  (4)输血后不久,就会出现输血速度变慢或停止。其原因为:
  ①静脉痉挛:局部静脉痉挛是身体对冷的液体和间断流注的反应,热敷能扩张静脉和提高输血速度。
  ②输血器管道折叠:由于外因引起管道折叠,将折叠处打开固定即可。
  ③输血器材更换不及时:标准输血器过滤网可滤除血液中凝块及储存过程中蓄积退变的血小板和白细胞,但同一输血器连续使用5小时以上,部分血液成分在过滤网中黏着、沉淀,影响滴速,需更换输血器。
  ④堵塞套管:如果套管被堵塞,需重新置管。
  (5)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一旦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部剧烈疼痛等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同时报告医生进行救治。
  (6)需要强调的:输血前用药10分钟后方可输血,尤其是葡萄糖酸钙容易和血浆中的物质反应形成胶状体,堵塞针头。患者从血站拿回的血液必须经过本院血库合血后方可给患者使用。
  2.使用指南
  (1)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做到“三证”齐全。
  (2)检查产品包装密封性是否完好,应注意检查质量和有效期,核对产品型号,注意静脉针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3)严格遵行无菌操作原则,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即三查八对)。
  (4)在输血过程中排气时,应尽量避免挤压莫菲滴管,以免由于液体快速冲向输血器的莫菲滴管,而产生大量的混入液体内的气泡。应排尽输血器内的空气,莫菲滴管内的液面高度应以2/3为宜,最低不可低于1/2高度。
  (5)输血前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输血器,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输血管道后再继续输注。
  (6)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包括溶血反应、发热反应、避免引发各种传染病等),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7)输血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病情变化,询问患者的感受,注意观察输血过程中常见问题(如溶液不滴、莫菲滴管液面自行下降、血液滴漏现象等),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8)一次输血器使用后严格规范化操作及时毁形、消毒、进行无害化处理。

医疗器械论坛入口

经典回顾:                                       

①江苏省医器械审评问答——基础篇

②江苏省医疗器械审评问答——受理篇

③江苏省医疗器械审评问答——注册检验篇

④江苏省医疗器械审评问答——体系核查篇

⑤江苏省医疗器械审评问答——医疗器械行政审批系统篇

医疗器械从业人员必须收藏的网站汇总(一)

医疗器械从业人员必须收藏的网站汇总(二)

医疗器械从业人员必须收藏的网站汇总(三)

审查中心发布8项医械答疑

13个医械产品技术要求相关问题答疑汇总

刚刚!器审中心发布4项技术答疑

刚刚!中国器审发布3项医械答疑

有源医械电磁兼容技术答疑

医疗器械检测常见30个问题答疑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咨询问答60个答疑

器审中心36条有源医械技术答疑汇总,请收好!

医疗器械注册、变更、审评等共性问答汇总

体外诊断试剂、输液针等产品注册答疑

CMDE : 技术答疑

汇编 I 审评中心八月答疑解惑摘录

【浙江省局答疑手册】医疗器械篇

【北京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自检咨询问答专栏

【CMDE】医美相关产品问题答疑

江苏捷诚医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Logo.png

来源:网络 或国家官网

提醒: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留言指正和交流。且读者不应该在缺乏具体的专业建议的情况下,擅自根据文章内容采取行动,因此导致的损失,本运营方不负责。如文章涉及侵权或不愿我平台发布,请联系处理,网址:www.jcyyzx.com,QQ:2926452050

二维码(全)_副本.jpg


x

咨询

联系电话 18306119905 联系电话 17606129905 在线咨询
☆欢迎收藏